近日,因奥迪Q5存在“车内异味大,坐上去头晕,味道几年都散不去”的现象,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被深圳消费者委员会约谈。
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对车内空气质量的广泛关注。
其实,一直以来,车里“有味儿”不是个例。
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空气监测中心曾参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车内空气质量,结果九成受检车辆甲醛或苯含量超标。
不仅私家车,新投入使用的公交车内有时也异味刺鼻。
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截至2017年3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达2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3.6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3.2亿人。
随着车主队伍的壮大,车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关注。
很多大城市的私家车主每天要在车内待几个小时,赶上堵车或自驾游甚至会更长。
“目前车内异味的现象确实存在,汽车座椅、隔音棉、塑料制品、黏合胶等配件都会影响车内空气质量,个体对异味的感知程度因人而异。”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室内环境控制与健康分会副会长、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玢表示,车内异味的主要来源是内饰材料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醛、乙醛等多种物质。
这些物质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甲醛是致癌物质,同时具有刺激性;苯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对人的血液系统有害;甲苯是神经毒性物质,会令人头晕、恶心、意识模糊;乙醛、丙烯醛是刺激性物质,有些人上车闻到恶臭、流泪等都是因其所致。
其实,我国早在2011年就已发布《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于2012年3月1日开始作为推荐性标准实施。但很多车主表示压根没听说过这个《指南》。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起草人葛蕴珊认为,《指南》发布以来,国内外相关汽车公司都比较重视。
但毕竟不具备法律上的约束力,并非“不满足条件就不允许汽车出厂”的强制性标准
对此,胡玢表示,环保部正在加紧制订强制性标准,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善:
“增加信息公开,购车时的随车清单包括样车车内空气质量测量结果、主要内饰零部件配置等有关车内空气质量的全部指标。
增加环保一致性检查下线时间的规定。
增加车辆更改和扩展后的要求。“
新标准一旦执行,普及和监管力度肯定会加强。希望消费者能多一些理解和耐心。”胡玢说。
葛蕴珊表示,我国是国际上第一个制定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国家。
友兰光触媒作为全球领先的净化技术服务商,专注于解决室内、车内空气污染问题。
能显著降低车内异味,并且友兰光触媒会持续发挥作用,在日后也能保障车内的严重异味不会卷土重来,有效保护车内人员的呼吸安全。
让您呼吸无忧、健康无忧。
友兰科技专业团队衷心希望成为您的合作伙伴,并以专业的态度和真诚的服务,赢得您的信任与支持。 相信我们的服务将会为您创造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留言咨询